明末清初也有一个忠烈的“文天祥”-左懋第
时间:2010-02-10 01:21 来源:网络文献 作者:秦堤 点击:0次
邑人吴国业作
南宋末期的文天祥以其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他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高度赞扬。他在狱中写的《过零丁洋》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三百多年后的明朝末年也出了个名闻全国的民族英雄——左懋第。因他富有民族气节,宁死不肯投降清王朝,被后人誉为“明末文天祥”。就此方面来说,其事迹用“感天动地”来形容都不过份,在肉欲横流的今天更具有非常强的教育意义。
左懋第(1601-1645)字仲及,号萝石,明代山东莱阳人。自幼聪明好学,勤于攻读。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被任陕西韩城县令。在韩城,他打击豪强、均丈地亩、清理赋税、赈济灾民、颇有建树。崇祯十二年(1639)调京城,提升为户科给事中,后改任刑科给事中。崇祯十六年(1643)秋出巡长江防务,但是到此任后尚未返京,明朝业已灭亡。崇桢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军攻进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不久清兵入关,攻占北京。而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时称弘光皇帝,也是后人所称南明朝的开始。左懋第到南京进谒弘光皇帝,升为兵科都给事中,后被任命为太常卿,不久又被任右金都御吏,巡抚江南诸府。
当时清兵赶走李自成后南下心切。弘光皇帝梦想独占江南,拟派员向已经入关的清廷割地求和。面对国难家仇,左懋第悲愤填膺,他上书弘光皇帝,要求率并北行阻止清兵南下,但未得同意。后来,弘光皇帝执意升左懋第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派其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寺卿马绍愉去京议和。在诏书中,弘光皇帝提到四件事,含:安葬崇祯帝及崇祯皇后;以山海关为界,关外土地给予清朝,每年十万岁币,并“犒金千两、银十万两、丝缎万匹、犒银三万两”,建国任便。意使南明和清朝共存,议和通好,共分天下。
左懋第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他上书弘光皇帝:“望陛下时时以先帝之仇、北部之耻为念,更望严谕诸臣,勿以北行为和议必成,勿以和成为足恃。夫能渡河而战,始能画江而安。”意在提醒南明王朝不要期望和议一定能成功,主张整理军队,重振士气,以武力保平安,以恢复大明事业。后来他在一封信中说,“懋第此行,是懋第死日也。”立志要“效宋之文天样”,“留正气于千古。”满怀民族气节尽显无遗。
清顺治元年(1644)十月,左懋第一行到达北京张家湾,清摄政王多尔衮令左懋第入居四夷馆,左懋第严词拒绝说:“我是奉朝廷之命来酬谢贵国灭闯之义,若以属国礼相见,我宁死不入。”多尔衮只得遣官骑迎左懋第住进鸿胪寺。清方大臣指责朱由崧即位为僭,左懋第予以了严厉驳斥。而后左懋第率员祭告崇祯帝,清方阻挡不允,左懋第便在鸿胪寺陈设太牢,率随员北面哭祭三日。多尔衮为之动容,深感左懋第为难得之才,便数次派人劝左懋第降清,均被斥退。而都督陈弘范等人,当时已经被多尔衮说服降清,对此左懋第当时并不知道。
后来清方遣左懋第南返,但行至沧州时又被清兵追回,独放业已降清的南明都督陈弘范南返。而左懋第被押回北京后,被严密禁锢在太医院。多尔衮不断派人前去劝降,左懋第手书一联明志:“生为明臣,死为忠鬼。”并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像挂在墙上以自励。劝降者进门,他便指着对联说:“此为我志,不必多说!”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二十二日弘光皇帝朱由崧被获,后押北京处死,弘光政权覆灭。有人劝左懋第要“识时务”,早为身计,左懋第说:“此事皎然如日月经天,我志已决,请勿多说。”
清朝加紧了对他的劝降活动。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马,设宴劝降,左懋第挥之不食。原明朝兵部尚书、叛臣洪承畴的劝降也被他严词拒绝。最后多尔衮又派降清的左懋第堂兄左懋泰劝降。左懋第怒责堂兄叛明降清的变节行为,并说:“懋第无降敌之兄。”断然断绝了兄弟关系。清政府见劝降不成,便将他逮捕入狱并施以酷刑,后又在水牢里关押了七天,最终未能使他屈服。
清兵攻取江南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强迫汉人剃发易服。随行人员中有人剃了发,左懋第立即令人将他杖毙。清廷便以擅杀人命的罪名将他逮入刑部。次日多尔衮召见他,左懋第丧冠白袍,南面坐于阶下,不拜亦不语。多尔衮还不放弃劝降的企图,令明朝降清官员逐个劝说。有个降官说:“左先生何不知兴替?”左懋第鄙夷地瞟了他一眼,说:“兴替,国运之盛衰;廉耻,人臣之大节。先生知兴替,知不知廉耻?”说得严厉而有理,之后再也没人敢作声劝降了。多尔衮怒了:“尔是明臣,为什么食清粟半载而不死?”左懋第针锋相对:“是你们夺了我大明之粟,何曰我食尔粟?我国家遭此大难,并不是亡国亡种,你不要高兴得太早。我左懋第今日只有一死,何必多言!”
清顺治三年(1646)闰六月二十日,清廷决定杀之,押左懋第往菜市口。在刑场上,多尔衮再次劝降,左懋第仍坚贞不屈。他昂首高步来到菜市口,南向两拜,北向两拜,然后端坐受刑。刽子手跪在他面前挥涕稽首不忍下手,都中士民奔走流泪,拜送者不可胜计。尔后左懋第慷慨从容就义,时年45岁。
左懋第就义后,人们发现了他在太医院写下的绝命词:“峡岐巢封归路回,片云南下意如何?寸丹冷魄消磨尽,荡作寒烟总不磨!”真是跟南宋末期的文天祥所作《过零丁洋》有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表达了他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有言称多尔衮曾私下对心腹感慨道:“忠义之人,前有天祥,今遇仲及,我等皆弗如!”仲及,说的就是左懋第。
关于左懋第,清·张廷玉等著《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三》含有其传,全文曰:
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陈四弊,谓民困、兵弱、臣工委顿、国计虚耗也。又陈贵粟之策,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盐筴复开中之旧,令输粟边塞充军食。彗星见,诏停刑,懋第请马上速传。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请散米钱,振辇下饥民,收养婴孩。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
三月三月,大风霾。帝布袍斋居,祷之不止。懋第言:“去秋星变,朝停刑而夕即灭。今者不然,岂陛下有其文未修其实乎?臣敢以实进。练饷之加,原非得已。乃明旨减兵以省饷,天下共知之,而饷犹未省,何也?请自今因兵征饷,预使天下知应加之数,官吏无所逞其奸,以信陛下之明诏。而刑狱则以睿虑之疑信,定诸囚之死生,诸疑于心与疑信半者,悉从轻典。岂停刑可止彗,解网不可以返风乎?且陛下屡沛大恩,四方死者犹枕藉,盗贼未见衰止,何也?由蠲停者止一二。存留之赋,有司迫考成,催征未敢缓,是以莫救于凶荒。请于极荒州县,下诏速停,有司息讼,专以救荒为务。”帝曰:“然。”于是上灾七十五州县新、旧、练三饷并停。中灾六十八州县止征练饷,下灾二十八州县秋成督征。
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又言:“臣自鱼台至南阳,流寇杀戮,村市为墟。其他饥疫死者,尸积水涯,河为不流,振扌求安可不速。”已又陈安民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逋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又言:“臣有事河干一载,每进父老问疾苦,皆言练饷之害。三年来,农怨于野,商叹于途。如此重派,所练何兵?兵在何所?剿贼御边,效安在?奈何使众心瓦解,一至此极乎!”又言:“臣去冬抵宿迁,见督漕臣史可法,言山东米石二十两,而河南乃至百五十两,漕储多逋。朝议不收折色,需本色。今淮、凤间麦大熟,如收两地折色,易麦转输,岂不大利。昔刘晏有转易之法。今岁河北大稔,山东东、兗二郡亦有收。诚出内帑二三十万,分发所司,及时收籴,于国计便。”帝即命议行。屡迁刑科左给事中。
十六年秋,出察江防。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诸府。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马绍愉者,故兵部郎官也,尝为陈新甲通款事至义州而还。新甲既诛,绍愉以督战致衄,为懋第劾罢。及是绍愉已起官郎中,乃进为少卿,副懋第。懋第言:“臣此行致祭先帝后梓宫,访东宫二王踪迹。臣既充使臣,势不能兼理封疆。且绍愉臣所劾罢,不当复与臣共事。必用臣经理,则乞命弘范同绍愉出使,而假臣一旅,偕山东抚臣收拾山东以待,不敢复言北行。如用臣与弘范北行,则去臣经理,但衔命而往,而罢绍愉勿遣。”阁部议止绍愉,改命原任蓟督王永吉。王令仍遵前谕。
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则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更望时时整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众韪其言。王令赍白金十万两、币帛数万匹,以兵三千人护行。八月,舟渡淮。十月朔,次张家湾,本朝传令止许百人从行。
懋第衰(纟至)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而绍愉获免。
最后,《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三》赞曰“……左懋第仗节全贞,蹈死不悔,于奉使之义,亦无愧焉。”
文/秦堤
2010.2.10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南明殉节使臣-左懋第
- 下一篇:铮铮铁骨、碧血丹心-左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