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玲:不忘一饭之恩,倾心公益奉献爱心
时间:2023-06-01 00:16 来源:江西左氏 作者:文明网 点击:0次
左小玲,男,1966年1月生,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现任江西左氏宗亲理事会会长,左小玲宗亲数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十年如一日,先后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孝老爱亲之星”、“见义勇为”、“十佳志愿者”、“身边好人”、“江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不忘年幼时的一饭之恩,长大后,他照顾孤寡老人,勇救落水儿童,抚养孤儿,投身慈善事业,屡获殊荣。12年来,他默默地坚持做着慈善事业,践行志愿精神,以实际善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2年来,他默默地关注支持着慈善事业,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周围的人,希冀志愿慈善这份永无止境的爱心能慢慢播撒,一直花开灿烂。
也正是这种默默的践行,让他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也是这种不图回报的善行口耳相传,让他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自2010年来,他先后被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关工委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被乡人民政府授予“孝老爱亲之星”,被上高交警大队授予“见义勇为”等荣誉。荣誉虽然繁盛,爱心却无边界,志愿精神当永不磨灭,这是他给予自我的定则。他,就是“十佳”志愿者上高县镇渡乡的左小玲。
一碗稀饭永怀孤寡老人
1966年9月,由于生活极度贫困,左小玲的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四人外出乞讨,9个月大的左小玲几乎要饿死,是宜丰县棠浦镇竹源村的一对孤寡老人的一碗稀饭救了他的命。在成长的岁月里,母亲多次与左小玲谈起此事,岁月的熏陶和感恩的教育,让左小玲从小就有了报恩的情怀。在左小玲的眼里,老人是社会的财富,更是生他养他的亲人。1990年,邻村万载县罗城镇卢家洲老人刘某,没人照顾。34岁的左小玲突破农村传统观念,主动担当起照顾老人的重任,每天步行5里山路,给老人挑水、洗澡、送菜,直到四年后老人去世。
在伴随着老人安度晚年的日子里,左小玲对老年人的感情犹感珍贵。源于这种情怀,每到重阳节,左小玲都会买些鱼、买些肉和一些实用品去看望江东村老年协会和敬老院的老人们,陪他们聊聊天,嘘寒问暖,从中了解老人们的需求,常年尽力予以满足。每到冬季,他送取暖器、取暖袋等御寒物品,帮忙检查取暖设备,让老人们安全过冬。每位老人的生辰,他会在生日天送去蛋糕和礼品,陪他们过生日,还每年给年满90岁的老人100元慰问金。从2008年起,每到重阳节,左小玲都会去镇渡乡、田心镇、翰堂镇、上高县四所敬老院看望老人们,自费请盲人道琴队为老人表演节目,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敬老院老人们谈起左小玲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他,是我们大家的儿子”。
一种善举淳化乡风民风
1990年6月,左小玲到翰堂集镇赶集,路过一口池塘,碰见儿童落水呼救,他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起落水儿童,然后悄然离去。镇渡与翰堂相距几十公里,人生地不熟,被救儿童的父母四处打听,才知救命恩人是左小玲。也是这种寻找,使左小玲的善举在几十里外的异地他乡广为传诵。至今算来,左小玲光救起救活的落水儿童有名有姓的就有十多人,在交通事故中救下的有5人。此外,他还用有限的时间精力,为邻里乡亲化解矛盾纠纷。2010年10月,江东村梅茂增夫妇相继离世,三个儿子为父母遗产反目成仇,一场“血光之灾”似乎在所难免。左小玲闻讯后,辗转于三兄弟之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几番说服后,三兄弟化干戈为玉帛,终于“相逢一笑泯恩仇”。近几年,左小玲为村民化解的矛盾纠风不计其数,也因此周边乡民都信服他、尊敬他、佩服他。他的善行已成为当地的一种道德印记,他的美德已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榜样,成为了孩童教育的典范,引领着乡民崇德向善、民风淳朴,蔚然成风。
一种回馈不忘社会责任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左小玲,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他曾在基建队拜师学艺;改革开放后,顺应潮流开办家具厂、办木材加工厂、与人合伙组建建筑公司。随着事业成功,家境的富裕,他不忘初心,更深入参加志愿服务,参与慈善事业,回馈社会。
1993年,他把江东村孤儿沈辉生接到自己家,视如己出,供他上学,帮他成家立业。2001年以来,左小玲帮助3名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2年,他又自发组织了“国际盲人节”关爱盲人系列活动,聚集上高盲人在街心进行节日宣传,号召大众尊重残疾人,并为盲人提供赞助,让人们免费体验盲人按摩,激发盲人朋友的自我存在感和价值观,对生活和社会树立信心。这种爱心,得到政府和市民的大力支持,两年后“国际盲人节”关爱活动由县残联接手延续至今。左小玲也一如既往,如期服务。
“伸出你的手,初次相识却是朋友。放飞和平鸽,蓝天大地响彻我的问候。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奉献共创温馨家园;我们是青年志愿者,用爱心把旗帜铸就……”每每听到《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便在左小玲的心中荡漾,他对此充满向往,他愿用自己的言行去践行、去点燃这份永恒的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