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家谱网移动版

主页 > 新闻动态 > 左氏动态 >

左德昌在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第二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8年7月7日~8日,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第二次(扩大)会议,在江苏省常熟市戴斯大酒店召开。会议应到人数16人,实到12人,因病因事请假4人,会议符合法定人数。这是研究会成立以来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阶段性工作,研讨明确了下步发展事项,交流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提高措施,通过宣布了部分人事任命。会议由左德昌会长召集,左寒英副会长主持,左延才副会长致欢迎辞,左德昌会长作了重要讲话,全文如下:

左德昌会长作重要讲话

各位长辈、各位会长,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分享的是“论‘姓氏组织’与‘姓氏文化组织’理解的误区”。

        有人认为“姓氏文化组织”,纯粹是研究姓氏历史文化的组织,其主体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参加;而“姓氏组织”才是宗亲聚集的主体。其实这是对“姓氏文化组织”的一种最大的误区。如果要说“姓氏组织”与“姓氏文化组织”有区別,那就是“姓氏文化组织”不局限于同一姓氏的成员,相对比“姓氏组织”要宽容得很多。

        比如说,我们的社团组织是“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组织机构。也可称“姓氏文化组织”机构。其组成人员不仅是全部的左氏群体,而且有社会各界异姓人士加入。按本社团《章程》规定,社会各界人士不但可以加入本会,而且还可以担任本会的会长、副会长、名誉会长和顾问。我们研究会现任的三位高级顾问就是异姓,一位是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会中心主任翁飞博士,一位是黄山市人大常委、区政协副主席罗毅力先生,一位是泾县宣传部退休老干部戴新彪老先生。但在人们还未深刻理解认识之前,“姓氏文化社团”与“姓氏社团”性质大同小异。其组成人员仍然还是以左氏宗亲群体为主。那么既然这样,我为什么没有用“宗亲”两个字呢?在座的都知道“宗亲”这个词,在“官方”现在差不多是一个敏感词。

         “宗亲”实际上是指同宗共族的亲人,简称“宗亲”。今天能见到的最早出处是《吕氏春秋》,其中说“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宗亲在周朝是《吕氏春秋》之前,周朝建立了父家长制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其中有大宗、小宗之分。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实际上是我国传统社会超稳定的基础,并以不同形式延续至今,但近几十年来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的宗族组织怎么才能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现实的作用,没有解决好相关问题,需要加强研究。

        我们在很多场合下,把相关的社团组织叫“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文化研究会”,“历史名人文化研究会”,民间习惯称为“宗亲会”,海外这么称呼的很多。但在目前的语境下,或在正式场合里,不用“宗亲”两个字可能好一些。所以,我这里叫“姓氏社团组织”与“姓氏文化社团组织”的现状与误区”。

        下面跟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姓氏社团产生及其作用,二是姓氏社团组织的发展与现状,三是姓氏社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四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由于时间关系,不一定严格按照上面这个顺序。

        姓氏社团组织,我们习惯称为“宗亲会”。现在不少地方都能见到这种组织,但它最早是近代时期在海外社会里出现的一种连宗组织。当这些华人在国内的时候,有乡里乡亲互相帮助,办什么事也很方便,还不太觉得宗亲的作用多么重要,但一旦出去海外以后,很少见到宗亲,并且更需要相互帮助,共同抱团取暖,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因此,在华人社会,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出现了宗亲组织,叫“宗亲会”,也叫“同乡会”,也叫其他名字。这些组织中有些是一个姓的,有些是一个地区的,有些是很多姓氏放在一起的,一般都称为宗亲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姓氏社团组织在各地陆续出现相关活动逐渐增多。姓氏社团组织大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30多年了。由于处于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原因,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合法化的问题,目前,在国内注册一级“姓氏社团”很难,这里指冠有“中华”、“中国”、“全国”这些“国”字头的宗亲组织。特别是今年,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会同公安部、文化部,联合对全国社团组织进行整治,对非法社团和离岸社团、山寨社团依法进行了打击和取缔。其中的“离岸社团”主要是指在海外注册的社团,“山寨社团”是指与别人同名的社团。在这些社团中,至少有13个与姓氏相关的社团被点名。其中有些是综合性的。这些社团有些在境外注册,有些根本没有任何手续。

        针对境外注册社团的合法化问题,全国人大已在2016年4月28号通过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在2017年1月1号己经正式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合法化问题。合法化问题是姓氏社团组织目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我要讲的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只有组织合法化,这个组织才能正常开展活动,才会有更多的人认可,才会持续地发展壮大,我们“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颍凤左氏协织,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注册的合法社团组织。

        第二个问题,是踩红线问题。划定姓氏社团活动的红线非常重要,目前情况下主要有三大红线,是绝不可以踩的,踩了就会出大问题。

        第一个红线是政治红线。政治红线,不仅现在是红线,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红线。大家都知道姓氏社团的主要工作是敦亲睦族、修家谱、建宗祠,其中的修家谱至少在清朝乾隆皇帝时就划过红线,非常具体地规定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违背了就要治罪,这在历史上叫做“谱禁”。当时的禁令中规定,凡祖先名字触犯清朝庙讳或尊者贤者名讳、追溯族源超过5世以上、绘有祖先像、内容结构含有与普通百姓身份不符的“世表”“传赞”,或使用“开基”“创业”“中兴”等词,一律删削或追究责任,可见也就是不许碰触这些政治红线。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云南一个姓氏搞祭祖活动,结果把革命先烈与国民党战犯同祭,在那时还很敏感的政治环境下成了很大的政治问题,惊动了国务院。在那稍后,还发生了同样有影响的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山东祭祖事件,也与红线有关。卢泰愚在任时多次安排高官到山东长清考察寻根祭祖事宜,卸任后亲自前来祭祖,我国外交部甚至不知情,成了典型的外交事件。可见,政治红线是一个很大的红线,因此,我们作为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个组织的核心人员,在今后无论是讨论历史名人,还是当今名人,或著书立说,或网上、公众号发表文章,一定要注意这些红线,并敦促好会员与党和国家的言论高度保持一致。

        第二个红线是民族红线。民族问题是大的问题,民族的事情是大事不是小事。很多大的姓氏都有几十个来源,我看了文贤秘书长编撰的《左氏会议资料汇编》材料中,就介绍了我们左姓有十个来源 ,其中也有少数民族。不同的姓氏因为历史不同,民族感情也存在着差别,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民族矛盾。比如“炎黄子孙”问题,这是汉族的提法,至少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并不认可,他们认为蚩尤才是祖先。现在西南部一带说中华人文始祖不止炎黄二帝,还要加上蚩尤,至少三个,这种提法便与我们通常听到的不同。开展姓氏文化社团活动是要增强团结,而不是要制造民族矛盾,所以要注意民族红线。

        第三个红线是国家安全红线。当我们组织“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文化社团活动时,随着影响力地扩大,以后说不定会有来自海内外的宗亲,同姓未必目的相同。有些人也许并非简单的前来拜祖或研究历史文化的,或是带有其他目的,这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这一红线与政治红线、民族红线一起,是我们不能碰触的三大红线,也是我今天要讲的姓氏文化社团三大问题中第二个方面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功利化问题。大家组织“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文化社团活动,正确的出发点应该是奉献,把自己姓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尊老爱幼、爱家爱国、修桥补路、积德行善等传统美德发扬下去。但对有些另有目的,自私自利的人,我们应把好会员关,对于另有目的决不吸收为会员。

        目前,在国内的姓氏社团组织中,大部分都能为社会、族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少数“姓氏社团”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是没有合法身份搞活动,有些是不知道红线在哪里,有些是过于功利化。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这里给出4个方面、16个字的建议,不一定很成熟,仅供大家交流、参考。这4个方面、16个字的建议即:“依法活动、不踩红线、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第一个建议是“依法活动”。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允许成立一级“姓氏社团”可能性比较小,几乎没有。最好解决的办法是力所能及地向地方民政部门申请,不要搞得那么大,更不要冠什么“中华”、“全国”、“全球”这些头衔。这一点,我们做得很好。2016年9月,我们的社团组织“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在金华,左华,文贤,友祥,申保,仕刚,寒英等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在声平会长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于2017年11月在黄山区民政局注册成功,并且后期工作及活动也很成功!为我们正常地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第二个建议是“不踩红线”。上面说了有三条红线,尤其是政治红线最为重要。政治红线牵涉到政治问题看法、政治人物评价等多方面的问题,非常敏感,一定要与党和国家的看法、评价、结论高度保持一致,把握好“度”,不可另搞一套,妄下结论。这根弦一定要时刻绷紧。

        第三个建议是“提高认识”。“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个社团组织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我在去年“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就讲过,我们研究会不单纯是局限于匡政公后裔和左氏后裔,我们要接收社会上对历史文化有研究的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企业界人士进入我们研究会,这里,在位的除左华、金华、玉达、志高、培生这几位会长、还有友祥族老,因特殊情况请假未到会外,今天到会的都是研究会核心人物。因此,都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要积极引导这些人参与进来,共同研究,共同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完善我们这个来之不易地社团组织,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把社团活动做好了,至少在一个方面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把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社团活动归根到底也是文化活动,因为社团活动本身就是文化。进行社团活动也是把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要从这种高度去认识。同时,中华民族具有积极向上、尊老爱幼、爱家爱国等传统美德,这些美德是通过“家”而传承的。“家”是每个人的根基所在,有小家才有大家,家里所教的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廉洁简朴等都是我们需要发扬光大的东西。能够这么认识也是一个高度。另外,通过具体的社团活动还可以增强自己姓氏文化的荣誉感、自豪感、凝聚力、向心力。

        在弘扬家族历史文化方面,我们也做得很好。比例,我们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有公众号,有网站,刚才我关注地数了一下我们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公众号,自研究会成立一年来,共发了178篇次,网站内容也很丰富,当然,这些都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文贤秘书长辛勤地经营。希望各位以后也参与进来,多关注,多投稿,我如果有时间,也尽量投稿,为丰富我们研究会的历史文化多做贡献。适当的时候,我们请评委在网站上,公众号上选出优秀的文章评奖,出书。这样做,是对作者的一种肯定,也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既然我们成立了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家族文化和民族文化才是永远的主题。当然,这里也可以包括商业文化,等我们把我们这个组织做强做大,介入社会,富有感召力,有影响力,我们也可以成立商业文化促进会,包装和推广我们研究会会员的企业和产品。我们的前题是首先要把我们研究会这个平台做好,只有把我们这个“文化社团”做好了,我们才可以增强凝聚力、才有自豪感、荣誉感,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责任感。因此,这又是一个高度。只有提高认识,把握高度,进而在这种高度之下、在正规渠道上科学化、正规化地做好相关工作,就是把文化传承下去,才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家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四个建议是“端正态度”。这也是如何摆正自己位置、解决“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关系问题,最端正的态度是,少考虑自己,多考虑会员。做到多包容、多奉献、多团结、少功利。为了好记,我还把它概括为“三多一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组织姓氏文化社团是一项需要广泛参与、心平气和的事业,是公器,不是私利,不是某一个人或一家一户、一村一地的专利,任何人也不应该有唯我独尊、先入为主、居功自傲。同时,还要以大局为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对不同观点要多理解,以宽容的心态看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目前做得是很好的,我听说以前我们研究会还在筹备阶段,没有活动经费,金华,友祥,左华,文贤,申保他们自掏腰包,以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名义,对全国各省宗亲联谊活动进行赞助,并多次对本省修祠,续谱的支系进行个人赞助。

        安徽己召开了三届左氏宗亲联谊会,而且都很成功,这在全国各省左氏宗亲中还属首创。尽管这中间也曾有过小插曲,我认为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历届“组委员”都能坦然应之,这是可钦可佩的,望这种风尚和风格永远保持。

        以上由于时间关系,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的一些基本思考和建议,其中的一些思考不一定很成熟,仅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最后,让我祝福“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有更大的发展,祝福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谢谢。

2018.07.07

 

左德昌、左声平 左玉方、左寒英在主席台就座
左寒英副会长主持会议
左延才副会长致欢迎辞
左德昌会长作重要讲话
 
左声平会长作总结讲话
 
左文贤秘书长作工作报告
左申保副会长作财务报告
 
        左仕刚、左申云、左兆平、左声云(女)左桂南(女)等在主席台就座。会议听取了各位会长发言,总结了阶段性工作,研讨明确了下步发展事项,交流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提高措施,通过宣布了部分人事任命。此次会议是一次团结的会议,胜利的会议。会议的召开对研究会今后的取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左仕刚副会长
左申云常务理事
左声云部长
左兆平副会长
 
 

 

左匡政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第二次(扩大)会议《纪要》


(责任编辑:admin)